汽配生态圈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汽车尾气降一半,PM2.5却暴涨三成,韩国又开始怪“中国雾霾”

   2020-11-10 653
 2011年冬季,一场“PM2.5”事件让城市空气污染问题从此成为中国人最关心的生活话题之一,而从2015年开始,隔壁的韩国也开始抱怨起相同的问题,到2019年3月5日,首尔“PM2.5”日均浓度更是达到135微克/立方米的历史最高值,让整个首尔的民众都怨声载道。
 
面对同样的空气污染,我们愿向韩国人报以最大的同情,但吊诡的是,这时候的韩国人却开始了政治化利用空气污染问题的无耻行为——韩国媒体和政府当局纷纷指责,首尔的这些空气污染物都是来自中国。
 
 
雾霾中的首尔
比如就在去年3月5日首尔“PM2.5”创造历史记录的几乎同时,韩国《朝鲜日报》就言之凿凿的宣称,由于朝鲜半岛在冬季刮西北风,而冬季中国北方火力发电厂开工率增高,所以中国的雾霾污染物就这么乘着西北风来到了韩国。
 
如今,随着冬季再次降临,首尔市的空气污染指数又开始攀升,韩国媒体对中国的这种指责就又开始了。
 
为了证明自己这种“雾霾=中国”的逻辑,韩国媒体就搬出了专家——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金华镇。
 
金华镇称,从去年3月开始,首尔通过车辆二部制和老旧车辆停运等非常措施,让本市汽车排放的污染物质减少了近一半,但却依然创下单日“PM2.5”最高记录,其中超细颗粒物浓度更是暴涨30%。
 
这是因为这种超细颗粒物的主要成分是硝酸盐,在现代城市中大部分来自于汽车柴油发动机,在首尔市政府采取限制措施后该类型空气污染物不降反升,这只能说明存在“硝酸盐移动”的可能性。结合前面的“西北风”理论,金华镇在暗示这些硝酸盐移动自何方自然不言而喻。
 
 
堵车中的首尔交通
当然或许是韩国媒体自己也觉得拿一年半前的事情来当证据太没说服力,于是另一位专家,延世大学大气科学系教授金俊也被韩国媒体请了出来,而其当成证据的显然就与时俱进多了——今年的新冠疫情。
 
金俊称,进入今年2月份后,韩国首尔的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数值立刻骤减,但当时间来到9月10月后,首尔微尘浓度减少趋势却正在减缓。而2月份正值中国新冠疫情爆发期,相关社会生产生活活动大为减少,到9月10月中国的社会生活生产活动却已经完全恢复正常,所以他认为,这就是首尔的可吸入颗粒物“来自中国”的最佳证据。
 
 
韩国首尔
其实由于韩国人实在闹得太凶,早在2017年年底,中韩两国就签署了《中韩环境合作规划(2018-2022)》,提出在北京建设一家中韩环境合作中心来研究相关问题。
 
到2019年年初,中日韩三国大气污染物流动问题监测项目在该中心正式启动。而根据实测数据显示,韩国国内因素在首尔的空气污染问题成因中的占比为51%,来自中国的空气污染物则只占了32%。
 
 
首尔街头
在有中韩两国权威实测数据佐证的情况下,这个金华镇研究员只谈其中的硝酸盐并故意暗示这些硝酸盐都是来自中国的意图就显得过于用心险恶了。
 
至于那个金俊教授将空气污染物数值与疫情挂钩的逻辑,韩国人自己早就承认,首尔的空气污染物问题主要爆发于空气流通不畅的秋冬季,而污染物减少的2月不就正是春季来临的时候吗?
 
之后污染物开始重新出现的9月10月,也不正就是秋冬季重新降临的时候吗?而中国的正常社会生产生活秩序早在6月份左右就基本恢复,这与9月10月韩国的空气污染又能有什么关系?
 
 
疫情下的韩国
韩国媒体和这些所谓“专家”之所以刻意抹黑和攻击中国,其实说白了,还是对中国的恐惧心理在作怪。
 
作为一个历史上长期作为藩属,近代却靠美国一夜暴富的国家,韩国对中国始终抱有一种独特的傲慢。但当中国在近几十年内迅速崛起后,这种傲慢就迅速变成了一种对中国的恐惧,他们是真的生怕这个前宗主国会在将来的某一天“报复”自己。
 
 
韩国民众
在恐惧的酝酿之下,这种傲慢也终于发酵成了对中国的“恨”,仿佛只要他们不停的抹黑和攻击中国,中国这个“威胁”就会从此消失不存在一样。而这场将首尔空气污染问题政治化的戏码,不过是韩国这种对华攻击策略最常规的套路之一罢了。
 
但这种鸵鸟政策真的能让韩国摆脱这种恐惧吗?而将责任甩给中国,韩国民众的身心健康就能一夜之间得到保证?韩国这个国家,真的只能用可悲来形容了。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相关配件行情
推荐配件行情
点击排行

版权所有:广州动安汽车压缩机有限公司

粤ICP备1604648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