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配生态圈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日媒:“再给中国50年也造不出日本发动机”!真实原因戳心窝

   2023-04-19 1100

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逐渐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在发动机制造领域,尤其是汽车发动机技术方面,中国似乎仍与发达国家有着不小的差距。近日,日本媒体大胆预测:“再给中国50年也造不出日本发动机”。这样的言论引起了广泛关注。


那么,日本这样的自信从何而来?中国发动机制造业的现状究竟如何?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解析。





中国发动机制造业的现状


1.技术积累不足


尽管中国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但在高端制造业领域,特别是汽车发动机技术方面,中国企业的技术积累仍显不足。由于长期受到外国技术封锁和市场壁垒的影响,国内发动机制造业的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较为有限。


2.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虽然近年来中国政府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但在发动机领域,国内企业仍然面临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许多企业在技术研发上依赖于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成熟技术,缺乏自主研发和创新的能力。这导致了国内发动机技术在某些方面仍然跟不上国际先进水平。





3.产业链配套不完善


发动机制造业涉及到许多相关领域,如材料、制造工艺、测试设备等。然而,中国的发动机产业链配套尚不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发动机制造业的发展。此外,国内许多核心零部件的技术水平也相对较低,进一步影响了发动机的性能和品质。





这些都是我国发动机技术欠缺,戳心窝的真实原因。


日本说出“再给中国50年也造不出日本发动机”的底气


1.高端技术积累


日本作为世界汽车制造业的领导者之一,其发动机制造技术长期以来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日本企业在发动机研发和制造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技术积累,特别是在节能、环保、高效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这使得日本的发动机在全球市场上具有很高的竞争力。


2.创新能力强


日本企业以其强大的创新能力在全球汽车市场占据重要地位。日本发动机制造商在研发过程中高度重视技术创新,不断推陈出新。这使得日本的发动机技术在全球市场上始终保持领先地位。例如,日本的混合动力汽车技术、燃料电池技术等均为业界所瞩目。





3.完善的产业链配套


日本拥有完整的汽车产业链,从原材料、零部件制造到整车制造、销售服务等方面都有成熟的体系。这使得日本的发动机制造业在全球市场具有较高的竞争力。此外,日本在供应链管理、制造工艺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进一步提高了发动机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中国如何迎头赶上日本发动机技术


1.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


政府应继续大力支持发动机产业的发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发动机制造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加大对关键技术研发的资金投入,推动企业在发动机技术创新方面取得突破。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企业应加强技术研发投入,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通过技术创新,缩小与发达国家在发动机技术方面的差距。此外,鼓励企业加强与国际先进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技术,加快技术更新。





3.完善产业链配套


加快发动机产业链的建设,提高产业链配套能力。鼓励企业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提高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同时,加强关键零部件的研发与制造,提高发动机产品的性能和品质。


4.加强人才培养


重视发动机制造业人才培养,提高人才水平。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投入,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发动机技术人才。同时,鼓励企业引进国际顶尖人才,提升企业研发实力,助力发动机技术创新。





5.优化产业结构


调整和优化发动机产业结构,引导企业发展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发动机产品。鼓励企业加快新能源汽车发动机、节能与环保型发动机的研发和产业化,推动发动机产业向高端、智能化方向发展。


结论


尽管当前中国发动机制造业与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但在政府政策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及产业链配套等方面的努力下,中国发动机制造业有望逐步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日本媒体的言论或许具有一定的夸张成分,但也为中国发动机制造业敲响了警钟。中国发动机产业要想实现迎头赶超,还需在多个方面加大努力。只有不断创新、加强研发投入、提升产业链配套能力、培养优秀人才等方面下功夫,才能逐步实现发动机产业的弯道超车。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相关配件行情
推荐配件行情
点击排行

版权所有:广州动安汽车压缩机有限公司

粤ICP备1604648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