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汽车,俨然成了一种非常普遍的代步工具,不管去哪里,自己开车确实会方便不少。而且对于汽车本身来说,经常使用反而更不容易出问题,容易出问题的车往往是一个月十有八九都是停在车库里的。这也容易理解,汽车长时间停放的话,对电瓶、轮胎以及一些油液都会有影响。当然,现在人们买车变得更加理性,不再以合资为主,更多的会选择国产。
这也可以理解,毕竟国产车近几年在造车水平上确实提高了不少,除了性价比高之外,在质量、安全性等方面也逐渐和合资们看齐。不过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国产车在三大件方面确实和合资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发动机。即便一直在努力,但是仍然比较难追上丰田、本田、大众这些大佬。因此,这期我们就聊一下,为啥我们把三菱发动机都拆烂了,也没造出很牛的发动机呢?了解一下。
事实上,对于发动机,不了解的人以为制造一台发动机比较简单,而了解的人肯定不会这么想。发动机里的零部件成百上千,即便知道制造的原理,甚至对整个发动机的制造过程都了如指掌,而且对零部件的数量、大小甚至比例都模仿得有模有样。但是,这些都只是表面功夫,并没有核心的技术,仍然造不出一台优秀的发动机。更重要的是,虽然三菱将发动机卖给我们,并且随意我们拆装,但是核心技术却始终被他们掌控着,没有要核心技术就没有主动权,自然就很难造出真正牛的发动机。
说到这,可能很多人就疑惑了,为什么自主品牌不自己正向研发发动机,一定要逆向研发呢?其实并非如此,很多自主品牌也都考虑过正向研发,只是难度实在太大,一方面,虽然能够造出结构、性能都没有问题的发动机,但是成本却成了拦路虎。举个例子,别人造一台发动机成本是5万,但可以卖到10万,而我们造一台发动机成本就花了10万,那么卖多少万才合适呢?此外在耐用性方面,也可能存在一些问题。
此前有多个自主品牌,也是下决心要造一台属于自己的发动机,可是最后琢磨下来发现,钱花了,时间也浪费了,造的发动机却不怎么样,还不如直接从别人那里买划算,而把更多的时间和金钱用在其他地方的研发上。当然,自主品牌同样也有一些拿得出手的发动机,尤其是长城、奇瑞和长安。奇瑞研发的1.6T发动机,最大马力能够达到197匹,堪称黑科技。长安的蓝鲸2.0T发动机表现更抢眼,基本上实现了100%的正向研发,而且旗下还有诸多专利。
此外,长城全新研发的3.0T V6涡轮增压发动机,更是展现了长城在内燃机技术的硬实力,最大马力360匹,峰值扭矩500牛米,比大众的3.0T发动机还要牛。由此可见,国产并不是造不出优秀的发动机,而是出于其他方面考虑,没有太大的必要花过多的时间和金钱去研发,尤其是现在新能源时代,深耕于更优秀的“三电”技术才是当务之急。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