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都是三菱发动机,国外3万公里才换机油?如果你是比较认真的车主,如果你看了随车附送的用户手册,你会发现一个问题,手册中推荐的换油周期不一定是5000公里或6个月。
尤其是在现在一辆新车,汽车手册上的主要说明是每年或每10,000公里更换一次。如果按照说明书上的说明和4S店服务顾问协商,他会专业的给你解答,说明书里说的条件是比较理想的,中国汽车环境比较差,建议缩短换油间隔变化。
好像有道理,但又觉得哪里不对。比起欧洲的比利时两年3万公里,中国的换油周期要短很多,不就是一年一次还是1万公里?中文版车主手册绝对是针对中国国情的版本,保养周期也有所调整。既然换油周期已被压缩,是否还需要进一步压缩?
至于为什么在国内换油周期变短,是因为我们的汽车环境比较差。特别是,第一是空气质量比较差,但是汽油的质量比较差。空气和汽油参与发动机燃烧,这两个东西比较差,燃烧后残留物比较多,机油里面的残留物早点失效无可厚非。
尤其是中国,汽油的含硫量比较高。容易造成油品过早变质。公里数等于发动机工作时间×平均车速,保养公里数根据发动机工作时间确定。挖掘机维修以小时为周期,船用发动机也是以小时为周期。
同样,汽车保养也是按小时为周期,但在同样的周期,欧美的平均车速是我们平均车速的两到三倍以上,所以我们的保养里程比我们的保养里程少了一个零头。欧洲和美国。这个问题需要辩证地审视。
三菱也出口发动机,但出口地的审核标准不一样,使用的技术不一样,用的油的质量不一样等等。如果要比较,应该将它们放在同一地区,使用相同的机油,并将它们与相同制造质量的发动机进行比较。这是最准确的数据。
就像国外3万公里换机油一样,大部分车的技术和汽油都不一样,所以进阶技巧综合考虑。分开来看,跟车辆的行驶环境和机油的质量有关,汽油和机油的质量是有关系的,国外3万公里换机油首先是国外发动机的质量油好,汽油质量也达标。
除了这两个因素在国内很重要,最重要的是国内市场各种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产品质量时好时坏,所以才会出现这种情况。国产车,包括合资品牌车,4S店建议5000公里或6个月。
但是如果仔细看厂家的汽车说明书就会发现,保养手册中的大部分建议还是一万公里甚至更多保养一次,也有建议每五千公里保养一次,但就是频繁启动和停车、长期短途行驶、路况差保养里程差。
因此,按照汽车说明书进行保养是正确的,而不是按照4S店的要求进行保养。如果长途和短途行驶,总是在路况不好的地方行驶,则应每5000公里保养一次。其实现在我已经知道了细节,但了解了就无法改变,只能默默接受现实。
国家规定要充分利用燃料油的利用率,不应该存在的芳烃也可以扔进燃料油中燃烧。我们油的淡黄色就是这样。所以也是容易造成积碳的事情,如果积碳过多,油的吸附能力就会减弱。因此,燃烧汽油时,芳烃在化学式中的含碳量比异辛烷多。
积碳率也高很多。所以也可以看出,德系车是最不一般的车型。这种管理模式很容易被大家控制,没人管,所以发动机质量肯定不如国外。此外,国内成品油质量不如国外。这也很重要,还有环境。
国内道路施工整天雾霾弥漫,灰尘会混入机油中,为了发动机着想,国内每5000公里换一次机油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