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汽车的质量可靠性、保值率等指标,日系车在全球都属于顶尖水平,可最近发生了一件让一直有工匠精神美誉的日本汽车制造业成了“‘躬’匠精神”。
2020年2月16日盖世汽车报道,日本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曙光制动器工业株式会社(Akebono Brake Industry)表示,该公司发现其产品质检数据中有114000项不当之处,其中包括伪造刹车及其零部件的质检数据。
曙光制动器是丰田、本田、马自达、日产等10家日本汽车制造企业的零部件供应商,该公司官网公布的信息显示,丰田公司是该公司最大股东,持股比例超过11%。
存在造假行为的子公司有曙光山形制造、曙光福岛制造、曙光岩槻制造以及曙光山阳制造等4家子公司,这四家公司也承认存在生产端的造假行为,包括篡改数据和捏造不符合事实的检查数据等。
曙光制动根据与客户签订的协议,检查了约190000份定期质检数据,发现其中约60%包含伪造数据,而这些行为早在2001年1月提交的报告里就已经存在,时间跨度长达20年左右。
而曙光制动工业总裁Yasuhiro Miyaji则表示,涉事车企重新检查后认为产品性能均无问题,目前曙光制动器及相关车企均无召回计划,暂时无法确认涉事零部件组装成车后是否出口到海外市场。
目前,曙光制动器已经向日本国土交通省等主管部门提交了调查报告,并对包括社长在内的公司高管进行了降薪处罚,而ISO9001认证和IATF16949认证也对其下达审议暂停的通知。
至于数据造假原因,Yasuhiro Miyaji表示,主要是因为公司内部监管机制不健全、合规意识淡薄,由于检查人员未频繁变更所致,承诺今后将在质检环节导入信息技术,减少人工质检的比例。
下面是翻译软件翻译出来的原文。
近年来,日本制造业数据造假已经成为普遍现象。
2016年,三菱汽车、日产、铃木也被曝燃油效率造假。
2017年10月,斯巴鲁位于群马县的工厂被曝有无证照人员在从事车辆检查工作,且新车出厂里程数造假。
2017年11月,日本纤维巨头东丽公司被曝篡改制品的检查数据。
2008年4月至2016年7月期间共有149起数据篡改,向轮胎厂商等13家公司供应了伪造强度等的轮胎增强材料等。
2020年,日本汽车零部件巨头电装公司被曝出燃油泵产品存在质量缺陷,导致包括丰田、本田、斯巴鲁、马自达等多家日本车企累计召回超850万辆汽车。
同年10月,日本国内最大的汽车安全带供应商——日本均胜安全系统公司涉嫌篡改数据,问题产品甚至还包括儿童安全座椅中使用的安全带。
有数据显示,仅日本国内可能就有900万条安全带不达标,涉及大约200万辆汽车。
一向以质量著称的日系车,有点在走下坡路的意思,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留言共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