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市场占有率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将目光瞄向了海外市场。为了应对当前的关税壁垒,拓宽新能源汽车出口通路,上海绿地集团依托进博会建立起来的全球贸易网络优势,打通链路、创新模式,搭建起新能源汽车出海平台,首批海外合作企业今天正式签约。
随着国内市场占有率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将目光瞄向了海外市场。为了应对当前的关税壁垒,拓宽新能源汽车出口通路,上海绿地集团依托进博会建立起来的全球贸易网络优势,打通链路、创新模式,搭建起新能源汽车出海平台,首批海外合作企业今天正式签约。
在上午举行的签约仪式上,来自阿联酋、马来西亚、墨西哥、东帝汶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与绿地集团达成合作协议,未来将在整车出口、自用集采、组装厂共建、维保服务接入等方面强强联手,共同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
记者注意到,为了应对关税壁垒,此次合作的国家主要集中在中东和亚洲。除了全力推动新能源品牌汽车整车出口外,更加注重建立本地化服务升级的创新模式。内容包括:将利用阿联酋作为中东物流枢纽的区位优势,建立涵盖汽车销售、维保、配件供应及汽车美容的全价值链服务体系,并共同探索汽车零配件制造本地化。在马来西亚和东帝汶等地,还将共建设施,落地维保服务等项目。
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集团总经理薛迎杰介绍说,今后将会形成多个国家、多个品牌、多种服务并存的这样一个综合的模式。也就是除了汽车出海,也把服务出海,再把标准出海,形成这样一个立体模式。 目前中南美、非洲等国家和地区也在备选和部署。
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有率突破40%,出口首次突破200万辆,成为中国制造出口"新三样"之一。为了拓展新赛道,今年初绿地集团搭建起新能源汽车出口平台,通过深度整合产业链,打通出海链路,建立新能源汽车"中国品牌出海+本地化服务升级"的创新模式。
目前,已相继与多家国内头部主机厂深入对接,在经销授权、B端采购、产线定制等方面建立合作,成功获取多个海外热销商用车及乘用车品牌的经销授权,并积极获取全球企业采购订单。预计未来三年,将实现年出口规模超10万台,年销售规模迈上百亿元的目标。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秘书长赵庚晟表示,现在中国企业都在做这方面很多的探索,尽管会有一些不确定性,但是各企业还是非常有信心。协会会通过自身的产品优势,包括后续售后服务体系的跟进,在更多的海外市场来拓展我们的空间,让中国品牌走出去。
看看新闻记者: 汤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