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延锋座椅系统有限公司是国内汽车座椅领域排名第一的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超过 30%。去年,企业在天津武清的京清汽车产业园投资近 6000 万,建设了座椅总装厂,专供北京的北汽、小米、理想等 " 新势力 " 车企。延锋落地天津一年来发展如何?京津冀如何进一步优化区域产业分工和生产力布局,实现三地 " 共造一辆车 "?请听记者刘钊的报道:
(现场音:工厂现场音……压混)
在延锋座椅位于京清汽车产业园的厂房,工人们正在加紧生产一款名为 " 零重力 " 的汽车座椅,这款座椅专供北汽和小米的高端车型。延锋 ( 天津 ) 座椅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岩介绍说:
(录音:我们所谓这种零重力座椅是指模拟人在太空状态下的这种失重状态下,人的最自然的一种姿势和状态,通过电机的驱动调节座椅的姿态,会更加舒适。)
延锋座椅总部位于上海,工厂多分布在南方,北方布局较少。王岩说:这款座椅之前一直在企业合作方的厂房生产,2024 年北京订单猛增,为了保证产能,企业决定自建厂房。
(录音:北汽新能源,它是 24 年才有的工厂,然后我们同时也去拿到了北汽新能源客户的业务,北京小米也是从去年才开始投产,我们同步也拿到了北京小米的客户的业务。)
是在北京当地建还是在周边?企业做了一番盘算。王岩说:他们最终将目光投向了天津。
(录音:北京的整体人力成本要比天津的话要高出 20% 左右。如果说我们就单从房租来讲的话,应该是差一倍。第二方面由于我们的零部件企业就在天津,如果说我建厂在北京的话,那么我零部件也要往北京去运,我做成整椅再运到北京去,其实成本是基本一致的,所以说我们当时工厂就决策说是到天津这边来建厂。)
当了解到企业有意愿在武清建厂,武清区京清汽车产业园的服务团队马上行动起来,主动来到延锋座椅位于上海的总部沟通服务。2024 年当年企业就要生产,自建工厂肯定来不及,于是服务团队选择了区内已经建好的闲置厂房供企业挑选。京清汽车产业园企管部部长李炳华说:
(录音:咱们园区有平时组梳理闲置厂房的相关的目录,根据企业的需求,包括层高等级,还有空间的大小,给他相当于推荐了好几个地儿。)
很快,延锋选择了一处距离企业零部件工厂较近的老厂房进行改造。服务团队协调了电力、水务、环保等部门,仅用了一个月就完成了基础设施改造,助力企业尽早投产。
截至目前,延锋天津工厂已经运营近一年,月产汽车座椅 2000 套左右,2024 年总产值 6 亿元,按照今年订单量测算,年产值有望突破 10 亿元。王岩说:在这一年中,变化最大的就是零件配套半径越来越短,运输成本不断降低。
(录音:加热垫我们是在周边进行采购的,包括我们这个座椅里面有一些舒适的悬挂系统,还有我们座椅的一些外观件、塑料件是在我们就近这边是采购的。整个我们在天津的占比就变得很高了,能达到百分之 60~70 左右。)
这一变化,得益于京津冀三地汽车零部件企业更加紧密的联系,这使得园区内汽车零部件产业链更完善。京清汽车产业园企管部部长李炳华说:
(录音:我们园区通过引入延峰汽车座椅这个厂,内部也形成这么一个小的生态链。就是瑞盛是做汽车座椅的骨架,然后博尔福也是做骨架那些冲压件,供给延峰。海拉车灯是做给理想和奔驰供车灯的,然后科斐凯博是做汽车线束的,保光是做汽车的阻尼胶,咱们一共有 19 家汽车配件的企业。)
据了解,目前京津冀地区共有 18 家整车厂,为进一步提高零部件自给率,三地将共建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港。北京顺义、天津武清、河北廊坊的三个园区目前正同步启动建设。李炳华说:未来,京津冀三地将实现 " 共造一辆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