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产业政策和企业的强力推动下,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截至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超过2500万辆,仅今年前8个月,中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就达到703.8万辆,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渗透率达到51%,超越了燃油车成为汽车市场主流。
虽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近几年突飞猛进,但对千万级的新能源汽车车主来说,充电“充电等待时间长、充电桩数量短缺”等仍旧是困扰他们的主要问题。不过,随着无线充电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这一问题未来有望得到有效解决,并进一步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前景广阔
所谓无线充电技术,是利用电磁感应或电磁共振等方式将电源端的电能通过空间无线传递到用电设备上的一种充电方式。相比有线充电,无线充电更加便利,在空间上也更加自由。
无线充电技术的诞生最早还要追溯至1890年,当时的物理学家兼电气工程师尼古拉·特斯拉就已经做了无线输电试验,之后又于1901-1906年在美国纽约长岛建造了著名的“沃登克里弗塔”用于无线电能传输实验,拉开了人类研究远距离无线电能传输的序幕。
尽管尼古拉·特斯拉伟大的无线输电梦想最终未能在其生前实现,但人们对无线输电技术的研究和探索从未停止,技术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截至目前,无线充电技术已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消费电子领域得到了大规模应用。
如果说无线充电对智能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而言仅是一个锦上添花的新功能的话,那么这项充电技术对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产业来说,却可能是启动整个市场的关键,具有划时代意义。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无线充电技术主要分为静态无线充电技术和动态无线充电技术。静态无线充电技术通过在停车位置安装充电垫,在车静止时自动充电,无需人工插拔充电线,这种方式虽然提高了使用便利性,解决了充电线插拔的安全问题,但并未根本改善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问题;动态无线充电技术可为行驶中的汽车充电,这种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可以显著减轻电动车驾驶者的续航焦虑。
就现状而言,静态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已经较为成熟,中、美等国都制定了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标准,很多大型车企在一些高端电动车上也量产了可选装的无线充电系统;动态无线充电技术目前则处于初级阶段,仍需要克服许多技术难题才能大规模产业化应用,但其潜力巨大,有望成为改变整个汽车产业格局的重要变量,市场前景及其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