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北京6月26日电(姚晨龙李想)近日,国务院印发了《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方案提出逐步取消各地新能源汽车购买限制,这引发了市场高度关注。
逐步取消新能源汽车限购,对于我国汽车产业有何影响?对于实现节能降碳、充分释放消费潜力有怎样的推动作用?对此,我们采访了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汽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显君,听听专家怎么说。
中宏网: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提出逐步取消各地新能源汽车购买限制,取消限购能对节能降碳产生怎样的积极影响?
李显君:《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提出,对新能源汽车逐渐取消限购,我认为是非常非常正确的。实际从我研究观点而言,不应该是逐渐取消,而是尽快取消,为什么呢?因为一是从限购的角度来讲,限购本身就不合理,不能因为交通拥堵或者是排放有害气体也好,造成污染的话就去限购,这是不可以的。
同时,这次的逐步取消新能源汽车限购,它有几个意义,第一,是为了整个汽车行业取消限购提供了一个政策的机会窗口。第二,因为新能源本身来讲,我们国家发展它的目的就是为了降碳,那么增加了新能源汽车在市场上销售,就肯定要限制燃油车的销售。所以说从整体来讲,是有助于对我们国家节能,包括减排降碳,起到很大的作用。 我们从北京看,北京现在新能源汽车指标申请数量大约是83万辆,如果要取消限购,那这83万辆就放开了。但还起一个作用,因为北京现在燃油车指标排队的是330多万辆。按照这个指标体系,要是逐渐都放开的话,第一,对整个新能源汽车的销售起很大作用;同时,如果燃油车要少了,有这么多的新能源车到城市里来在路上跑,那肯定是对整个降碳具有很大的作用。
中宏网:深圳于5月中旬再次放宽新能源汽车购买政策,取消了社保限制,已有1辆粤B牌的个人,还可以再申请购买1辆混合动力小汽车;广州于5月31日优化小客车指标调控办法,其中摇号累计次数达72次以上的个人可直接申领普通车增量指标,申请电动汽车无需摇号。这些松绑政策目前看来是否已有一定的成效?对北京、上海进一步放宽限购政策有无可借鉴之处?
李显君:广州和深圳这两个地方放宽购买限制政策是一个积极信号,因为肯定促进销售。我一直在强调,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城市限制采购,世界各国都绞尽脑汁促进消费,包括欧洲,我们知道有出口退税来促进消费,那我们现在,限制消费对整个国民经济非常不利,因为汽车产业带动国民经济的能力是最强的,这是一个方面。那我们再看一看,很多城市我们说交通拥堵,大家都以为限购是为了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巴黎2000年左右就拥堵,东京也很拥堵,大洛杉矶外城从开始有的时候就开始堵,但这些城市都没去限购。那么对于北京和上海这两个城市,我认为也应该尽快去放开。包括一些人士说这两个城市特殊,说北京是首都,上海是国际大金融城市,大家不要因为这两个特殊性,就限购大家合理的需求。我们应该做什么呢?就是治理交通拥堵是治理交通拥堵,治理污染是治理污染,我们不要因为它特殊性,就继续采取限购。
中宏网:数据显示,2024一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209万辆,同比增长31.8%,市场占有率达到31.1%。解除新能源汽车限购以后,对北上广深等限购城市的新能源汽车增量是否有一定的预估?从资金层面能带来多大规模的消费?
李显君:据不完全估计,限购政策解除后我估计得释放加上燃油车数量共500多万辆。500万多辆什么规模呢?我国去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是949.5万辆,那就相当于去年新能源汽车一年一半的销量,这对于我们国家的新能源汽车进一步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新能源汽车是换道超车一个非常重要的载体,也是我们国家崛起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工业品。算算一辆车平均价格在20万元,乘以500万辆,那就是千亿级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