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人操作,小巴“聪明”地避开其他车辆,完成变道、超车等一系列动作。日前,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走进西部(重庆)科学城,目睹无人驾驶的未来场景。
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强调,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我认为,新质生产力是指通过科技和产业创新,让技术和产业发展实现质的飞跃,从而使生产力跃迁的一种能力。”在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云控平台部技术总监、西部(重庆)科学城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以下简称“西部智联”)云控平台首席专家杜孝平看来,无人驾驶背后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方案,就是典型的新质生产力催生的产物。
西部智联总经理褚文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新兴产业,智能网联汽车十分契合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智能与网联分别代表两种新兴技术,当二者交汇,并与汽车产业结合,能够拓展更大发展空间,诞生更多新应用形态。”褚文博说。
西部智联是重庆市为践行“车路云一体化”产业发展理念,引进提出智能网联汽车“中国方案”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克强团队,于2022年4月成立的新型研发机构。
区别于单车智能技术,智能网联汽车的“中国方案”着眼于“车路云一体化”,将车辆、道路、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等融为一个整体,使车辆实现智能化自动驾驶,变得更加安全、高效、节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