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江路和新港东路的热闹来得比往常更早一些,第134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正式拉开帷幕。
早上9点,在8A安检口等候安检进场的队伍中,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两鬓斑白的他,不时用普通话及印尼文与周围的采购商交谈。记者上前询问,原来这位老人就是著名侨领、印尼苏钢集团董事长、印尼苏北(北苏门答腊省)华联理事会主席苏用发先生。
与之前来广交会寻觅商机相似,这次苏用发早早就有了考察目标,那就是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而与此前只身前来不同,这次苏用发带领40多人的参观团,期待推动更多印尼企业家与中国企业开展合作。
在观展间隙,这位在南洋闯荡70余载,见证了广交会变迁的古稀老人,跟记者讲述了他参加这次广交会的故事。
说感受:从广交会看到中国经济腾飞迹象
位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的棉兰市,距离广州超过3000公里,这趟超过5小时飞行航程的航线,苏用发今年已经走过多次。
1947 年出生在棉兰的苏用发是印尼著名的实业家、华侨领袖。1967年,他创立印尼苏钢集团。经过数十年苦心经营,苏钢集团已经成为主营钢铁制造并包括棕榈油生产出口等多元领域的现代化企业集团。此外,他参与创建的亚洲国际友好学院,也是目前印尼教育部唯一一所可颁发华文专业本科文凭的民办高等院校,培养了大批熟练掌握中文、英文、印尼文的三语人才,为中国、印尼文化交流做出卓越贡献。
“我第一次参加广交会,还是在1995年。那时广交会还是在火车站附近的流花湖畔举办。”广交会为全世界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读懂中国的窗口,对于旅居海外的游子,看看中国发展的愿望更是强烈。1995年,苏用发与广交会、与广州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初具大都市雏形的城市建设、生机勃勃的社会经济、琳琅满目的商品……都给苏用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苏用发认定,未来的中国经济必将迎来腾飞。“从那以后,每隔几年,我就会来参加一次广交会。加上今年这次,我一共参加6次广交会了。在广交会上,我不但能看到中国工业的发展水平,更能接触到很多先进的新设备、新产品。至今我们仍然与不少在广交会上结识的供应商保持着合作。”苏用发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