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州回到老家江西鹰潭定居半年,叶清逐渐发现,不知不觉中,“绿牌车”(新能源汽车)已经遍布自家小县城的每个角落。
在城市主干道旁随便走上一两分钟,就能看到四五辆绿牌车经过;而在自家小区附近散步一圈,地面停车位上,上绿牌的新能源车也是遍地可见。
这一发现有点出乎他意料。
在两年多前的2020年底,叶清曾停工半年在老家休养,那时这座小县城的路上虽然也车流如织,但印象中都是清一色的“蓝牌”燃油车。
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当地人观念转变如此顺畅,让叶清着实吃了一惊。
因为自己也存了买车的心思,叶清去县城4S店逛了一圈后发现,原来小县城人赶时髦的速度、消费力丝毫不逊于自己这个在外打工多年的“社畜”。
对于绿牌车,当地人虽然仍然看重性价比,偏好微型车和自主品牌,但经过了两三年的市场教育,他们对新能源车,有了更多元的诉求,比如外观设计,比如续航性能,主流车型的价格,也有所提升。
绿牌车3年快速渗透小县城,10万以下是主流
叶清老家所在的小县城贵溪,城乡人口总数只有60多万;小县城所隶属的地级市鹰潭,人口总数也不超过120万。
但是汽车保有量有26.33万辆,平均不到五人就有一辆车,和全国水平不相上下,是窥探小县城绿牌车市场的一个典型切口。
老邓是贵溪当地同时经销吉利、长安、五菱、哪吒等多个品牌新能源车型的经销商,他向《财经故事荟》介绍,当地的新能源车市场,确实就是近两三年开始狂飙,“主要是因为过去三年,国家给了厂家和车主很多补贴优惠政策,终端性价比就凸显了。”
2020年3月31日,为促进汽车消费,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将当年底到期的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延长2年。
在购置补贴政策延期的两年里,补贴力度一度有上涨的趋势。
2021年度新能源汽车补贴达到375亿元;而在2022年,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关于提前下达2022年节能减排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则给出了385亿元的补贴预算。再加上各地方政府大大小小的补贴,新能源汽车性价比不言而喻,被下沉市场快速接受也在情理之中。
除了为实现保有量目标而延期的国家层面的购置补贴,新能源下乡等政策的推动、充电设施改造,也是绿牌车加速下沉渗透的重要因素。
今年5月,刚回老家的时候,叶清就在鹰潭参加了一次新能源汽车团博会。这次活动上,各品牌的新能源汽车都随处可见,鹰潭市政府也给出了1000元起的购置补贴。
绿牌车下沉,除了受益于前述补贴政策,还得益于充电等基础设施的完善。
叶清在县城选购二手房的过程中发现,记忆中原本“飞线”(即居民从自家私拉电线到楼下充电的做法)遍地走的不少小区,竟然整整齐齐建好了专门的电动车充电口和停车棚。
带叶清看房的中介张慧介绍,“现在贵溪不管是新小区还是老破小,都有电动自行车的充电棚。至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桩,业主找物业申请一般都能安装。”
除了家用充电桩的普及,当地也在加紧公共充电桩的建设。2023年5月,鹰潭就建成了江西省首座“光储充换”一体化示范站,该站可同时为30多辆车充电,1辆车换电。除此之外,鹰潭还有两大充电站扩建项目正在实施中。
叶清发现,老家街头到处跑的“绿牌车”,基本都是自主品牌。比如在街头最常见的便是五菱宏光MINI EV,其次便是比亚迪新能源系列,再就是江铃易至EV3、长安奔奔E-star等传统汽车企业旗下的新能源车型。
而在一二线城市人气高涨的造车新势力品牌,虽然偶尔能见到经销渠道,但很少看到实车上路面。
“现在路面上跑得比较多的车型,大部分都是借了政策的东风,价格比较实在。比如江铃易至EV3,补贴后价格很有优势,所以买的人很多。还有长安奔奔E-star,当初官方指导价,最低时只要29800元。厂家甚至在亏钱造车,主要是为了赚积分,获取更多国家补贴。”经销过多款新能源车型的老邓推测。
不过,要说过去两三年在当地最好卖的新能源车型,无疑当推“人民的代步车”五菱宏光MINI EV。这款曾以55.4万销量拿下2022年全球销冠、超越特斯拉的爆款车型,最吸引小县城人的一点,无疑是其超高性价比。
“这款车,光我一家店,一年就能卖两百多辆,三年总共卖了六七百辆,加上其他县区、其他经销商,整个鹰潭地区保守估计有1000多辆宏光MINI。到现在每个月也能卖出近十辆。”谈到自己的销售业绩时,老邓显得很自豪。
当地另一家经销商星悦车行的老板陈星,在推荐五菱宏光MINI EV时,则算了一笔账,“最低的一款入门车,现在打完折只要三万多元,首付几千元就能提走。这车每个月只需要几十块电费,按咱们当地的路况,油车一个月油费得四百来块钱,开几年就赚回一辆车了。”
据42号车库数据显示,2023年7月,上市已经整整三年的五菱宏光MINI EV,上牌量仍能位居纯电榜第5位,仅次于特斯拉Model Y和比亚迪新推的三款新能源车型海鸥、元PLUS、海豚。
然而,随着2022年底国家购置补贴政策到期,原来依靠补贴实现的低价优势逐渐丧失,新的车型不断推出,小县城的新能源市场开始发生微妙变化。
除了性价高的五菱宏光MINI EV依旧人气不减,曾经的人气车型比如江铃易至EV3、长安奔奔E-star,在当地“不那么好卖了”。
“如今国家购置补贴政策没了,江铃易至EV3这些车的终端价格,相应也提高了,不是很有优势。而长安奔奔E-star,我一路看它从29800涨到49800,再到现在的6万多。4万多的价差,款式设计却没更新,有过去的价格和不断推出的新车的对比,销量自然就下去了。”
老邓总结,实用和性价比始终是小县城人选购绿牌车最看重的因素,所以10万以下的新能源车在比较长的时间里,都会是小县城的主流。
但随着国家购置补贴政策到期、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车型升级和价位提高,小县城人对外观设计、续航里程等要素的重视度,开始凸显了。
老邓的判断,和华泰证券今年5月发布的《2023年汽车行业深度洞察报告》契合。该报告显示,低线城市在进行购车选择时,用户主要关注车型价格和相对参数配置,对前沿技术的应用关注相对较低,性价比是他们考虑购车的核心因素。三线及以下城市的消费者购车偏好集中在 10-15 万元以及 15-20 万元两个价格带。
重实用还是赶时髦?小县城车主变了
童颖是鹰潭当地一家工厂的办公室职员,一个星期前,当她开着刚提的比亚迪海鸥进厂时,不仅引来门卫热心询问,在办公室也掀起了一股不小的讨论热潮,被赞“新车很漂亮啊”。
“厂子离家有20公里,买这款车主要就是为了代步,油车肯定不划算。最初,我手头就三四万元,但国家补贴取消后,这个预算的选择面不像前几年那么宽了,几乎只有宏光MINI一款可选。”
实际试车后,童颖“觉得宏光MINI 有点小家子气,基本只能代步,空间也不够,所以我才把预算加到了五万元以上”。
经过一番对比,童颖最终选择了比亚迪海鸥,“看着大气,续航等方面也更甚一筹。”
童颖的选择,只是如今小县城人绿牌车消费趋势的一个缩影。
随着国家补贴退坡,5万左右新能源车型可选面缩窄,5-10万车型可选面拓宽,小县城用户对外观、续航等因素也愈发看重。
叶清发现,如今县城路面上,除了五菱宏光MINI EV,比亚迪新能源系列亮相率最高,诸如秦、汉、海鸥、海豚等车型,在路面上随处可见。
车主之家的最新上牌量数据也显示,2023年8月,鹰潭地区上牌量数据TOP10中,比亚迪的车就有四款,其中有两款是新能源车(宋PLUS新能源和秦新能源)。而海鸥这款今年才新推的新能源车型,也在当地当月上牌量中位居第16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