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以来,汽车降价是大家普遍关注的一个话题,不过事情发展到现在来看,大幅度的降价,也只是局限在纯燃油的部分车型,并且还有很强的地域属性,大家期盼的 " 全面降价 " 恐怕未必能够到来。
而这一次降价的操作基本没有涉及新能源车型,这除了跟排放政策相关以外,跟造车的供应链也有很大关系,当前的新能源车型原本就是符合未来 5-10 年的碳排放需求的,因此自然更适应严苛的排放,而动力体系的不同,决定了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的燃油车型在供应链上的也有很大的区别,因此价格变动的市场因素也有着根本性的区别。
简单来说传统燃油车供应链稳定、成熟,假如库存过高,降价的情况就很容易出现。但新能源汽车的电池部分不管是上游原材料,还是电池成品本身,都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因此会存在很多波动。
01
碳酸锂价格的变化趋势
被称作 " 白色石油 " 的碳酸锂,近两年发生了很大的价格波动,今年开年以来几乎是大跌走势,电池级碳酸锂 2 月底跌破 40 万元 / 吨,就在两三个星期之内,再次跌破 30 万元 / 吨价格,目前最新报价已经来到了 29.3 万元 / 吨,要知道其最高峰时的价格能去到 60 万元 / 吨,当时也是新能源车纷纷涨价,消费者闹得最凶的时候,如今足足跌了一半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