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倒春寒的日子里,很多新能源车主都会有电量不够用的感觉吧,这除了与电池本身有关,与车主的用车习惯也息息相关,好的用车习惯能减少新能源汽车的损耗。大众汽车保养:其实,掌握好这几个关键,新能源汽车保养也很简单。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新能源车为何“怕冷”?
低温天气燃油车和新能源车都受影响,但是原因却不同,新能源车怕冷源于它的供能方式:
01:低温电池电阻上升电容下降
根据新能源车冬测实验结果显示,新能源车在0℃环境下,极限续航平均打7折,在-15℃环境下,极限续航仅能达到以往的50%左右。
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目前市面上的大部分电动车都采用了锂离子电池,而锂电子电池最佳使用温度为25°C。在低温环境下,电池活性衰减、循环能力减弱,电解液黏度增大,充放电效率都会降低。因此低温天气时新能源车续航能力会显著降低。
02:冷天PTC/热泵空调加大能耗
众所周知,燃油车主要靠发动机产生的高温热量,不会额外损耗能量。而新能源车的空调制热方式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PTC热敏电阻加热,一类是热泵空调加热。
热敏电阻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体积小、制热速度快,缺点就是费电。假设其功率为3000W,那么满功率开启热风一个小时,即消耗3kWh电量,这对于纯电动车而言负担很大。
热泵空调的优点是相较前者耗电少、热效率高,冬季使用热泵空调制热,与使用传统热敏电阻制热相比,可降低60%的能耗,增加约25%的续航里程。但它的缺点在于,随着温度降低制热效率将大幅下降,并且在0°左右低温工况下,会有结霜导致的系统性能恶化问题发生。
归根到底,低温天气无论是热敏电阻还是热泵空调,都要消耗大量电量供应,会显著影响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