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发改局发布《东莞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文件提出,到2025年,在储能产品领域形成2家以上年产值超50亿元的国际知名企业,在大型储能集成制造、家庭储能、便携式储能、消费锂电池、光储一体、新型太阳电池等领域培育一批全国一流水平的龙头企业,在能源电子、关键材料、设备制造等产业链重点环节和细分领域培育一批具有自主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的重点骨干企业,产业规模明显扩大,关键核心技术有效积累,打造覆盖从产品关键部件到配套材料、设备制造及系统集成的全国领先电化学储能产业基地。
全文如下:
关于印发《东莞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府直属各有关单位:
《东莞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
2022年12月7日
东莞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20222025年)
新能源产业是新时代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对于培育发展新动能、带动经济结构向中高端迈进、促进“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部署安排,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发展思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积极把握“双区”建设、“两个合作区”建设等重大历史机遇,以高质量发展为根本要求,以“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为主线,以打造大湾区新能源产业发展特色高地为目标,重点瞄准新能源汽车、电动轻型车、储能及光伏、氢能及应用等四大领域,实施新能源产业集群培育、创新能力提升、重点项目攻坚、产业赛道拓展、产业人才引育等五大工程,促进形成新能源产业集聚发展生态圈,打造新型储能电池产业集聚区、新能源关键信息技术及产品集聚区,加快推动新能源产业成为产业“新立柱”,牵引带动东莞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目标
到2025年,东莞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超过1000亿元,力争达到1200亿元。产业链核心环节和关键领域的产业布局显著完善,各类市场主体蓬勃发展,形成1个具有较强行业影响力的新能源产业园区,形成23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年产值超过100亿元的新能源龙头企业和20家以上产值超10亿元的细分领域骨干企业,优质产业资源聚集能力和高端创新成果引进转化能力明显增强,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新能源产业特色制造中心和创新发展高地。
新能源汽车。到2025年,高质量建成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力争引进培育1家以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能源整车企业以及10家以上汽车关键零部件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冠军企业和小巨人企业,深度参与大湾区汽车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建设,巩固提升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核心零部件优势,着力打造国内知名的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核心零部件产业集群。
电动轻型车。到2025年,建成12个电动轻型车产业集聚园,集聚3家以上具有行业影响力的电动轻型车整车企业,形成2家以上产值超50亿元的轻型车用电池制造龙头企业,拓展产业链优势,核心研发技术和生产工艺有效提升,加快抢占境内外市场,打造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电动轻型车基地。
储能及光伏。到2025年,在储能产品领域形成2家以上年产值超50亿元的国际知名企业,在大型储能集成制造、家庭储能、便携式储能、消费锂电池、光储一体、新型太阳电池等领域培育一批全国一流水平的龙头企业,在能源电子、关键材料、设备制造等产业链重点环节和细分领域培育一批具有自主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的重点骨干企业,产业规模明显扩大,关键核心技术有效积累,打造覆盖从产品关键部件到配套材料、设备制造及系统集成的全国领先电化学储能产业基地。
氢能及应用。到2025年,引进培育一批氢气循环系统、空气压缩机、电堆、双极板、膜电极、催化剂、碳纸、质子交换膜等八大关键零部件企业,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盘活利用商用车资源,营造有利于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的综合环境,实现推广应用燃料电池汽车900辆,建成加氢站20座,车用氢气终端售价降到30元/公斤以下,燃料电池汽车应用示范推广取得积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