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集成电路行业在细分领域出现多极分化趋势。智能手机等消费电子市场疲软,而汽车行业“含芯量”显著增加,成为集成电路行业的重要动力。在这个领域,一批中国企业正脱颖而出。展望未来,我国汽车电子产业前景光明。
汽车电子成为行业增长动力
一辆智能汽车的芯片分为主控芯片、存储芯片、功率芯片、通信与接口芯片、传感器等,用量超过5000颗。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带动汽车电子量价齐升。 一方面,全球集成电路市场结构调整和需求震荡,为制造厂商提供战略机遇。中芯国际公开发布的报告认为,今年上半年,全球晶圆代工产能已由全面稀缺转为结构性紧缺,预计下半年汽车电子、绿色能源、工业控制等领域的芯片需求会保持稳健增长,并至少持续到明年上半年。
全球功率半导体公司Wolfspeed国内代理商、深圳市鹏源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阮胜超表示,在疫情和国际形势的影响下,中国车企纷纷在国内寻找汽车电子器件供应商,有关厂商应抓住这个窗口期“上车”。 另一方面,外企正大力抢滩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如果本土供应不足,有可能形成新的堵点。高通公司中国区董事长孟樸在2022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说,自2020年起,骁龙座舱平台已经支持中国汽车品牌推出了超过50款车型,包括长城、小鹏、蔚来、理想等众多品牌。对此,一些国内企业向半月谈记者表示,目前欧美日厂商在汽车控制类芯片领域的市场占有率高达98%。
博通集成电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鹏飞说,从供需看,新能源汽车是国产半导体突围、崛起的关键赛道之一。“汽车电子不需要最尖端的制造工艺,有成熟工艺即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东风,对解决我国半导体行业低端内卷、高端卡脖子两大困境有很大助益。”
功率半导体有望成为突破口
车规级芯片主要包含控制类、功率类、存储类和通信类四大类型。业界认为,功率半导体将成为单车成本最高的部件,也是国内企业现阶段最有可能实现突破的汽车半导体领域。
其一,功率半导体是汽车电动化的核心组件。深圳基本半导体有限公司董事长汪之涵说,辅助驾驶、自动驾驶功能并非一辆汽车的“刚需”,没有相应的芯片可以“减配”,但对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车而言,功率半导体将决定车辆能否启动和行驶,需求稳定且急迫。
境外主流分析机构数据显示,当前,全球纯电动汽车的半导体成本已达到704美元,相对于传统汽车的350美元增加了一倍,其中功率器件成本为387美元,占比达到55%。分析认为,至2025年,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有望达53亿美元,国内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将接近27亿美元,未来5年复合增长率近40%。
其二,国内厂商有较大市场机遇。汪之涵介绍,全球碳化硅产业格局呈现美欧日三足鼎立态势,碳化硅材料七成以上来自美国公司,欧洲拥有完整的碳化硅衬底、外延、器件以及应用产业链,日本则在碳化硅模块和应用开发方面占据领先优势。中国目前已具备完整的碳化硅产业链,部分环节具有国际竞争力。“我国汽车电动化走在全球最前列,本土市场拉动成为国产半导体企业崛起的有利因素。”深圳华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发展中心副总经理张戈说。
其三,功率半导体产能迅速提升较为困难,国际巨头态度谨慎。芯片厂一般以终端订单来定产能,供货周期通常在8至12个月。尽管对汽车产业至为关键,但汽车芯片在整个半导体产业中的占比仅为10%左右,且投入周期较长、导入难度较大、利润率较低,芯片厂生产汽车芯片的积极性并不高。芯谋研究高级分析师张彬磊认为,欧美几个主要功率器件的头部企业均谨慎扩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