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无旁骛干实业,凝神聚气搞创新。在青岛,怀揣“独门绝技”的“隐形冠军”企业日渐增多,青岛张氏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张氏机械”)便是其中一员。作为汽车配件行业中的佼佼者,其用一根小小的气弹簧用活塞杆便撬动了国际大市场,而数字化改造更为这家企业的蝶变升级按下了“加速键”。2022《工业互联网小帧探》第一季第十八期将镜头锁定汽车活塞杆热处理自动化生产线,看“专精特新”企业的自动化探索之路。
智能生产:配备基于大数据的计算模式
据了解,张氏机械自主研发的气弹簧用活塞杆,主要用于辅助汽车后备厢的开启与关闭。凭借近20年的精耕细作,该产品已成功配套各大主流品牌汽车,远销美国、德国、韩国、澳大利亚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这条生产线出主要是对汽车气弹簧用活塞杆的表面进行盐浴复合碳氮共渗处理,这也是这款产品的核心生产工艺,可以让其表面获得良好的防腐与耐磨的特性。”张氏机械技术部长李在山介绍,该生产线拥有一个基于大数据形成的智能化计算模式,可根据每挂产品的不同类型、重要等因素,自动计算出产品所需的氮化时间,并将其下达给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执行。
数据上云:自动采集生产信息参数
记者在车间内看到,由机器吊挂的3600根气弹簧杆,经过7个小时,已经来到了第18道工序上,即将完成生产。通过动态显示电子看板,可直观地看到每个炉子当前的工作状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从时间、温度、过程参数的控制到加盐、清洗烘干、吊装等动作均为全自动控制,从而避免了人为因素所导致的失误或误差。”李在山告诉记者,操作人员只需要扫一下“张氏机械物料信息卡”,系统即可自动运作,替代了过去的人工操作。
每挂产品在生产线的运行轨迹、出入炉时间以及温度等信息参数均为自动采集,并通过网络传输至后台统计分析,为更精准地控制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张氏机械的汽车活塞杆热处理自动化生产线系自主研发,投入运行后,企业生产效率提升50%以上,运营成本降低28%,产品研发周期缩短50%,产品质量稳定性得到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