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在出行方面对交通工具的需求变大,尤其是汽车。现在汽车市场上的车型琳琅满目,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车型,并且汽车的价格有高有低,买车方式也多种多样,总之,现在买车对人们来说已经不是一件难事。
不过有句话说“买车容易养车难”,汽车的后期维护保养和使用成本是比较难的,很多人只知道如何开车,却不懂得如何养车,汽车作为一种消耗品,不同的维护保养方式和驾车习惯对汽车寿命的影响也不同,合理的维护保养就能减少故障率,提高汽车的使用寿命。
可是在国内大多数车主的意识中,认为保养就是更换机油,或者对汽车外观进行清洁,所以就频繁的换机油、洗车等,这就导致国内车主出现了3种保养“怪相”,下面我们就一起看一下,你是否也是这样保养车的呢?
3种保养怪相,10个车主9个错
第一种:汽车长期放置不开
不少车主认为,汽车既然是一种消耗品,只要行驶就有磨损,那么干脆就减少汽车出行的频率,不是特殊情况就不开车,这就出现了汽车长期放置不开的情况,那么这样的方式真的好吗?
其实不然,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误区,汽车在长期不启动的情况下,也会存在老化、消耗的情况,比如长期不开车,电瓶就会出现馈电的情况,或者车内的机油等油液出现变质、老化的问题,汽车的轮胎受到长期静压力的影响,也会导致变形、鼓包等情况,所以长期不开车是不好的,汽车只有正常的运转才能保证各个零部件的平衡。
第二:洗车、打蜡太频繁
有的车主十分重视自己的爱车,汽车表面稍微有一点灰尘就抓紧洗车,或者频繁打蜡,虽然爱干净是一件好事,但是频繁洗车打蜡对汽车本身是不好的,因为在洗车打蜡过程中对汽车的外观有一定程度的磨损,如果时间过长很容易出现汽车漆面脱落的情况,这也就是过度清洁的危害。就如同频繁洗脸会破坏角质层、破坏油水平衡的道理是一样的。
正常的频率一般是两到三个月打一次蜡,频繁清洁和过度清洁都是不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