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公开点名日本瑞萨电子和德国博世公司一事又上了热搜。马斯克表示,公司正在某些“标准”汽车芯片的极端供应链限制下运营,而这两家汽车芯片大厂就是供应链的“最大问题”。
特斯拉面临的困境正是全球汽车行业缺芯的一个缩影,众多车企都在勒紧产能的“裤腰带”,通过降低产量或者停产部分车型来渡过难关。而芯片厂的日子同样也不好过,博世中国副总裁徐大全日前就在朋友圈调侃表示,缺芯重大压力下,甚至想带着领导“跳楼”。
徐大全表示,某芯片供应商的马来西亚Muar工厂因受新一波新冠肺炎疫情影响,3000多名员工中有上百人感染,20余人因此死亡。当地政府关闭了博世公司部分产品线至8月21日,此举将会直接影响到博世ESP/IPB、VCU、TCU等芯片生产,预计8月份后续基本会处于断供状态。
车企的芯片危机被严重低估
此前,对于全球车企的缺芯危机,业内人士普遍预测会在今年第二季度达到顶峰,据国际研究机构伯恩斯坦预计,今年全球汽车业因缺芯或将减产450万辆。随着台积电在8月份扩产和博世的汽车芯片新工厂在八九月份投产,危机将逐步缓解。
而在近日,市场研究公司IHS Markit发布的最新报告称,全球半导体短缺将使今年汽车减产数量介于630万至710万辆之间,疫情导致的供应链中断对行业破坏将延续到明年。HIS Markit认为,芯片短缺局面无法在明年第二季度前稳定下来,供应的恢复将从明年下半年开始,这一惨淡的前景再次证明,芯片危机还远未结束。
近期各大车企新一轮的停产、减产潮也印证了HIS Markit的这一观点。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统计,包括大众、丰田、福特、通用等在内的全球多家车企的部分工厂于近日纷纷宣布停产或减产。
最新消息是,公认的供应链规划做得最好的丰田汽车在近日也发布消息称,9月份在日本的14个组装工厂将在不同时间长度上暂停生产,整个9月份将只生产54万辆汽车,低于最初计划的90万辆,生产计划削减了40%,而且风险还将延续到10月份。
丰田表示,越南和马来西亚的冠状病毒病例突然激增,加剧了半导体短缺,也导致该集团全球网络所需的其他汽车零部件短缺。日本的27条装配线将受到影响,影响到RAV4、花冠、普锐斯、凯美瑞和雷克萨斯RX等车型的生产。这一消息令市场感到意外,丰田汽车股价当天大跌4.4%,创下2018年12月份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
在丰田之前,大众汽车集团在8月19日宣布,由于芯片供应不足,不排除减产可能性,大众将削减沃尔夫斯堡主要工厂的产量。对大众利润贡献最大的奥迪品牌则会把德国两家工厂夏天休息时间延长一周,原因是芯片供应仍然非常不稳定和紧张。
近日,网上还流传出一张奥迪发给经销商的通知,内容提到了奥迪CKD车型停产计划。8月12日起,B9(奥迪A4L)产线开始停产;8月13日起,Q5LPA产线开始停产;8月25日起,C8(奥迪A6L)产线开始停产。本次停产是因为以上3款车型缺少关键生产模块:发动机ECU控制模块、系统交互模块、GPS定位模块,涉及C8、B9、Q5LPA产线的全系车型。
对此,一汽-大众奥迪方面并未回应,但有很多车主反映,从7月份开始,部分国产奥迪在交付时只提供一把遥控钥匙和一把机械钥匙,待产能恢复后,将重新发放第二把钥匙,再由经销商交给消费者。由此也可以看出其芯片的紧张程度。
此外,福特汽车在早些时候已经表示,将暂停在堪萨斯城装配厂制造其最畅销的、驱动利润的F-150皮卡;通用汽车近日也表示,受芯片短缺影响,该公司将延长多座生产轿车和跨界车工厂的停工时间;宝马最近警告称,随着全球芯片短缺加剧,未来几个月将充满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