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配生态圈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核心环节

   2020-09-04 4980
导读

新能源汽车在过去几年行业快速发展过程中孕育而生,从2012年到2019年,新能源汽车产量从1.26万辆增长至124.19万辆,增长接近百倍

 新能源汽车在过去几年行业快速发展过程中孕育而生,从2012年到2019年,新能源汽车产量从1.26万辆增长至124.19万辆,增长接近百倍。2019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221万辆,对应渗透率2.3%。从渗透率看,整个新能源车行业仍在“S”曲线前段,正处行业发展初期,即将迎来黄金增长期。到2030年全球产销量或达3000万辆,对应30%的渗透率,相当于现在10倍的成长空间。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包括下游整车、充电桩,中游电池、电机和电控等“三电”领域,以及中游材料环节,上游设备、金属资源等,具备全球新能源汽车最完善的产业链,将最为受益于欧洲电动化进程的加速。
 
锂电池从最开始被提出研究发展至今,历经一百多年,商业化近30年,材料体系及生产工艺经过数次更迭才形成当今局面。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关键环节,整个产业链较长,上游电池四大核心材料包括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分别占据电池成本的30%、10%、25%、17%。而正极、负极、电解液上游主要为各类锂矿、石墨矿、沥青等资源的开采、生产和加工。
 
中游环节是由原材料加工制成锂离子电芯,并成组为电池包。电池分为动力电池、消费电池、储能电池三大类,应用于不同的下游领域,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核心的零部件环节。
 
在锂电池产业链上,我国已基本上全部完成进口替代:从原材料角度来看包括上游锂钴等化石能源,隔膜、六氟磷酸锂、电解液、正负极等关键材料均实现了出口。
 
 
全球动力电池正在加速成为寡头格局。
 
2020年一季度国内外动力电池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而头部厂商的位次争夺较为激烈。
 
LG化学借助中国市场的特斯拉以及大众、雷诺、PSA等众多欧洲客户的放量,在海内外的市占率皆大幅提升;另一家韩企三星SDI在市占率和排名上也都有小幅提升。日系电池市场份额稳步增长,中国企业则有明显下滑。
 
2014~19年,国内动力电池的出货量分别为5.9GWh、7.0GWh、30.5GWh、39.2GWh、56.9GWh和62.8GWh。
 
根据数据显示,中国2020年1-5月份动力电池装机占比排名前五的分别是宁德时代48%、LG化学14%、比亚迪15%、中航锂电4%、国轩高科4%。
 
预计2025年全球用量达848GWh,2030年达1792GWh,十年复合增长率达26%;其中我国动力电池用量2025年达293GWh,2030年达658GWh,十年复合增长率达23%,我国是占据全球三成以上份额的重要市场。
 
 
根据不同时期的政策导向、销量和市场特征,将我国过往新能源车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阶段:示范推广、爆发增长、精准扶持、补贴退坡回归市场。从初期的补贴驱动到现在回归市场化,动力电池价格下降近70%,能量密度提高了近50%,产业链实现了降本提质,已经初步具备了市场化基础。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qpstq.com/news/show-14696.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广州动安汽车压缩机有限公司

粤ICP备1604648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