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数年的高速增长后,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依然保持强劲。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318.2万辆和307.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0.4%和47.1%,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1.2%。
多因素驱动新能源汽车强劲增长
有分析分为,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方面,今年以来,各大新能源车企加快了产品迭代速度,仅3月中旬,便有多个品牌的十余款新车相继上市,不仅外观科技感十足,更在动力配置和智能驾驶技术上实现升级,刺激了消费者的需求;另一方面,今年以来,我国扩大了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扩围,多地配套了消费券等激励措施,加上新能源车购置税减免政策延续实施,拉动了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3月28日,今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已经超过176.9万份。
除内销市场外,国产新能源汽车的海外市场影响力也不断提升,整车出口保持快速增长。今年一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44.1万辆,同比增长43.9%。
有分析认为,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仍保持强劲的上升势头,预计全年销量将达到1650万辆(含出口),增速接近30%,国内新能源渗透率将攀升至55%。这一增长不仅源于消费者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对节能出行的追求,更得益于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品性能的日益完善。
固态电池和智能化或进一步打开新能源汽车成长空间
长期来看,固态电池和智能化是拉动新能源汽车长期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固态电池方面,以固态电池为代表的新一代电池产品将加速量产进程,预计2025年国内固态技术内容(半固态与准固态等)的动力电池出货量(包括车载与非车载领域)将突破10GWh,全固态电池也有望在未来2 - 3年完成小批量量产上车,届时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和充电速度将实现质的飞跃。智能化方面,2 025年汽车智能化将迎来全面加速期,L3级自动驾驶功能的装车量预计将由2024年的185万辆提升至2025年的约330万辆,并有望下探至10万元级别车型。
随着固态电池和汽车智能化技术的长足进步,未来我国乃至全世界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仍有巨大成长空间。而这一情况也将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优质企业带来发展机遇。其中,祥鑫科技作为新能源产业链上的重要参与者,有望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的受益者之一。
祥鑫科技竞争优势明显有望持续受益
公开信息显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祥鑫科技的产品涵盖新能源汽车结构件、动力电池结构件、新能源汽车液冷散热等领域拥有巨大竞争优势。在新能源汽车结构件领域,祥鑫科技的产品覆盖了广汽集团、吉利汽车、比亚迪、小鹏汽车、蔚来汽车、零跑汽车、理想汽车、长城汽车、T客户等主流车企;在动力电池领域,祥鑫科技与出货量排名前10的国内动力电池厂商均有合作,包括理想、吉利的极氪系列和银河系列等。
祥鑫科技还开始发力汽车智能化领域,公司已向H客户、德赛西威、小马智行、速腾聚创、航盛电子等企业提供可用于MDC智能驾驶平台、VGW智能网联、OBC车载充电、mPOWER智能电动、AIS融合感知、ADS智能驾驶、CDC智能座舱等模块产品。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