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汽配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新能源汽车为何掉电快?它来告诉你

2025-03-27 10:162460

“我们想把风扇性能大幅优化一下,在相同转速下,通过调整叶片结构将风扇风量增加5%。”最近,来自广东的一家风扇研制企业向南京天洑软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洑软件)求助。

短短几天时间,天洑软件就拿出了最优方案。“我们通过天洑智能优化设计软件AIPOD优化得到的结构,成功地将风扇风量增加20%。”天洑软件研发部产品经理马腾飞表示。

成立于2011年的天洑软件,强调工业软件在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融合中的关键作用,并已广泛应用于能源、电力和航空等领域。“公司正通过数据整合赋能制造业,并计划进一步以科技创新强化技术优势,加速智能化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以实现成为全球领先的工业人工智能企业的目标。”天洑软件董事长张明说。

海量方案中“寻优”

短短两天让风扇风量增加20%

风扇看似简单,但它是最典型的旋转机械,结构设计大有学问。

这家风扇研制企业无力招到顶级的空气动力学等专家,其在转型升级中面临的困境,也是目前众多中小企业的痛点。而人工智能的出现,让这些中小企业获得了技术平权工具。

早在2015年,天洑软件就前瞻性布局,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工业软件开发,并通过不断迭代AI技术,陆续推出AICFD、AIFEM、DTEmpower和AIPOD等一系列集成AI技术的智能工业软件产品。

“我们首先进行参数化建模,设计变量有天花板距离、叶根弦长、叶顶弦长、叶根角度、叶顶角度等7个变量;再基于输出的几何模型做仿真模拟,利用AIPOD内置的强大智能优化算法输出风扇流量。”马腾飞介绍。

经过连续两天自动运行,AIPOD在海量方案中优化得到的结构,成功地将风扇风量增加20%,而这是常规方法花4个月都不一定取得的成果。

目前,天洑软件主要业务包括智能热流体、结构仿真软件、数据建模、工业AI底座等研发类工业软件,凭借创新技术优势广受市场欢迎。

在针对某万吨级散货船设计案例中,客户希望能设计优化船体型线,减少在海上航行时的阻力。“这些大货船航行时间长,即便航行阻力降低1%,也能省下十分可观的节能成本。”马腾飞介绍,天洑软件的智能设计系统通过多目标优化算法,自动生成船体型线方案,使船舶的航行阻力降低3%,年燃油费用节约近千万元。

这种智能优化能力,正在改变船舶设计领域“十年磨一舰”的传统模式。“我们的智能设计软件通过构建包含工程参数的知识图谱,将材料科学、流体力学、热力学等跨学科知识编码为可计算的数字资产,创新的‘AI+仿真’技术,能将传统的计算流体力学(CFD)仿真分析提速数倍,大幅提高产品设计迭代速度。”张明说。

创新“傻瓜式”操作

寻找新能源汽车电耗“元凶”

“我们的结构工程师用AICFD(智能热流体仿真软件)跑液冷仿真,和国外软件温差仅0.1℃,可帮了我们大忙了!”不久前,华北某储能企业的李总兴奋地给天洑软件AICFD产品经理王浩发来信息。

原来,这家储能企业接了欧洲和国内大批储能订单,但电池包热设计遇到难题。“电池外界环境及用电需求时刻变化,不做好热管理轻则性能下降,严重的话则会产生自燃。我们的设计团队以结构工程师为主,没人懂流体仿真,国外软件又复杂得要命。”3个月前,李总希望王浩能帮助解决企业面临的困境。

王浩立刻明白客户想要的是“让设计人员‘傻瓜式’操作,直接输出可靠结果。”

王浩召集产品研发工程师设计了引导式问答,即以问卷形式做仿真场景,系统自动运转匹配完成仿真设置。“从始至终,客户只需要填业务参数,不用关注仿真本身。”王浩介绍。

“用户只需关心‘我要解决什么问题’,剩下的交给系统决策,这的确是个很大的创新。”研发工程师表示。

天洑软件自2012年推出首款自研仿真软件以来,始终坚持自主创新研发。“公司在国内首创将AI技术与CAE(计算机辅助工程)技术相融合,为设计人员提供设计、分析、优化等全链条工具软件。同时,将AI与CAE技术应用于设备检测,实现工业设备智能化运维。”张明介绍。

“电池损耗太快!”“冬天续航里程‘打骨折’!”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最近,我们针对一款销售火爆的新能源汽车,从公开渠道找到约2000条车主的真实用车数据,包括电池能量、已行驶里程、所在地等,通过天洑建模软件DTEmpower分析出影响其电耗的几大因素。”马腾飞说。

结果显示,影响新能源汽车续航的因素中,除了电池容量,最明显的是平均气温。在统计的温度区间,可认为气温越高续航里程越长。此外,相关性分析还得到结论,汽车已行驶里程和续航之间的相关系数接近0,可认为电池老化很慢,对续航里程影响极小;拥堵指数和续航之间的相关系数也接近0,可认为续航里程对拥堵不敏感,适合市区通勤。

“这也是公司开拓新能源市场的创新之举。”马腾飞畅想说,未来通过收集新能源汽车的相关数据进行实时分析,找到影响电耗的主要因素,能够为车辆优化及司机改进驾驶习惯提供依据,做到车企、司机和汽车三者间的良性互动。

产学研合作加速技术创新

AI浪潮下构建核心竞争力

走进天洑软件的展示大厅,这里不仅记录了企业14年的发展历程,更有34项专利、118项软件著作权、参与9项国家和团体的标准制定工作等知识产权成果展示。

展厅中心,“软件报国”4个大字格外醒目。多年来,天洑软件为国内众多制造业企业以及高校、科研院所提供了优质的设计、仿真、优化、运维类工业软件产品和服务,客户行业涵盖能源动力、船舶海事、车辆运载、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消费电子、石油石化等。同时,天洑软件积极投身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参与了国内重点研发计划,致力于成为“国之重器”的坚强后盾。

近年来,南京积极布局打造自主工业软件体系,践行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战略要求。作为工业软件领域的佼佼者,天洑软件展现了企业担当。

“公司与清华大学等知名高校建立了更加深入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不仅加速了技术创新,也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实践平台。”张明介绍。值得一提的是,与清华大学的合作已使天洑软件成为相关专业的博士生必修环节的社会实践基地,每年都有10名博士生到天洑软件进行为期一个半月的实践学习,为工业软件行业的人才培养贡献了一份力量。

AI大模型技术浪潮汹涌而来,天洑软件已经做好了准备。张明表示,在人工智能万亿级赛道上,天洑软件正通过“三维突破”构建核心竞争力:

在技术维度,打造覆盖设计—优化—运维的全栈式智能平台;

在生态维度,建设多行业多类型设备的机理模型平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